“鹏飞!你怎么就这样狠心抛下娘亲走了!你爹没了你,现在你也走了!你们让我活成什么样啊!”在灵柩前痛哭的,正是贺龙元帅的妻子薛明。她的泪水洒落在儿子贺鹏飞的棺材前,眼中满是悲恸与无奈。此刻,躺在其中的按月配资开户,正是她和贺龙唯一的儿子——贺鹏飞。
周围的亲友们无不为之动容,许多人眼中也泛起了泪光。贺鹏飞的成长见证了许多叔叔伯伯的关怀,他们与贺龙早有深厚的情谊,知道这家人的艰辛与不易。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,谁能理解?失去丈夫,又失去儿子的薛明,痛苦至极。
1946年,抗日战争刚刚结束,国家前途一片光明。就在这时,一个带着全家希望的男婴降生了。他就是贺龙与薛明的儿子贺鹏飞。那时,贺龙已是年过半百,对于意外得来的儿子,他心中充满了无尽的喜悦与期待。这个小生命对他来说,不仅是家庭的延续,更是未来的希望。贺龙心情激动,立即请来好友关向应为儿子起名。关向应看着襁褓中的婴儿,沉思片刻,最终给他起名“鹏飞”。贺龙听后,喜不自胜:“鹏飞,鹏飞!好名字!大鹏展翅,一飞冲天!就叫贺鹏飞!”在一片欢声笑语中,贺鹏飞便这样带着无尽的期望长大了。
展开剩余85%虽然贺龙对儿子寄予厚望,但他从未对儿子有过特殊宠爱,甚至在许多方面,贺鹏飞的待遇都远不如他的两个姐姐。小鹏飞时常抱怨:“姐姐们都有新衣服穿,为什么我没有?”面对儿子的抱怨,贺龙严厉地批评道:“姐姐们在外读书,而且她们是女孩!你这个皮猴子,等你有本事了再来跟她们比!”年幼的贺鹏飞,常穿着妈妈缝补过的衣服,这些衣服虽旧,但父亲对他的严厉管教却是无微不至。在严苛的父爱背后,贺鹏飞看到了父亲的艰苦与朴素,他理解这些物品的来之不易,也未因此产生叛逆情绪。反而,他越来越懂得父母虽然身居高位,却依旧过着简朴的生活,这种品质影响了他一生。
到了上学年龄,贺鹏飞所在的环境相比之前有了很多变化。虽然很多家庭的孩子都穿上了洋气的衣服,但贺鹏飞从未因此产生过羡慕心态。班上其他孩子常谈论自己父亲是哪个局长,哪个市长,而贺鹏飞却始终保持低调,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农民的儿子,从未拿“贺龙之子”去炫耀自己。
即便国家给了父亲很多特权,贺鹏飞也从未将这些与自己混为一谈。当叔叔伯伯们笑着调侃他像父亲一样时,他总是认真回答:“父亲是父亲,我是我。”他从不以“贺龙的儿子”去为自己争取什么,反而表示:“现在已无需打仗,我要像父亲那样,为国家做出不同的贡献。”
有一次,贺鹏飞曾有机会不参加高考,而直接进入大学,但他经过深思熟虑,还是决定放弃这个机会,选择用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未来。尽管高考时他发挥失常,心情低落,但在父亲的安慰下,他重新找回了信心:“其实你早已知道答案,只是这次的失误让你失去了勇气。” 在父亲的指导下,他决定不放弃,最终如愿考入了清华大学。临别时,父亲还嘱咐他:“一定要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。”这句话一直激励着贺鹏飞在大学深耕自己的理想。
然而,原本期望中的大学生活并未如愿以偿。贺鹏飞并未利用“贺龙之子”的身份谋取私利,反而因父亲的声名而卷入了特殊的政治风暴。面对时代的动荡,他无法再享受安稳的生活,只得带着妹妹逃入海上的货船,避开追捕。船上的生活对他来说极为艰难,颠簸与恶劣的环境让他一度不适应,但他依然咬牙坚持,希望能为妹妹提供一些庇护和安全。尽管生活艰辛,他始终未忘记自己曾有过的学习梦想。
周总理得知此事后,虽无力改变现状,但还是通过多方关系,将贺鹏飞与妹妹秘密转移到别处,让他继续学业。最终,贺鹏飞完成了学业,被分配到甘肃的一家汽修厂,开始做普工。即便脱离了校园的庇护,面对艰难的生活,贺鹏飞依然保持了谦逊与努力。他从未抱怨过自己从普工做起,相反,他以一个农民的儿子自称,过着朴素的生活,工友们亲切地叫他“小贺”,却谁也未曾想到,这位普普通通的工人,竟是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儿子。
在汽修厂的日子里,贺鹏飞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。他不怕厂区的脏乱,专心于手中的零件,将它们一一组装成可以运转的机械组件。这些简单的工作给了他极大的满足感,也让他想到父辈们在那个艰苦岁月中的坚韧与奉献。正是在这段岁月里,贺鹏飞意识到,国家的崛起或许就藏在这些不起眼的小零件中。
终于,黑暗的日子见到了曙光。1974年,毛主席为贺龙平反,周总理亲自将贺鹏飞接回北京。全家人本以为能团聚,却没想到,父亲在这场政治风波中不幸离世。贺鹏飞悲痛欲绝,他连父亲临终时的叮嘱都未能告诉他,更未能与父亲分享自己这些年的心路历程。未曾见父亲最后一面,他只能深感无比的遗憾与悲伤。
但作为家中的唯一男子,贺鹏飞肩负起了父亲未完成的责任。从此,他便继承了父亲的重担,成为一名不畏艰险的英雄。即便自己并未从事过军事工作,但他从不畏惧,始终怀有从零开始的决心与勇气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贺鹏飞逐渐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认同,他也从不再回避“贺龙之子”的身份,而是以“贺鹏飞”这个名字,赢得了无数人的敬佩。
被授予少将军衔后,贺鹏飞并未止步。调任海军后,他发现海军装备建设急需加强,特别是航母建设。当时的中国技术与人才严重短缺,但他并未因此放弃。经过多方打听,贺鹏飞得知乌克兰有一艘半成品航母。虽然只是半成品,但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,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契机。经过与爱国商人徐增平的合作,他们成功购买了这艘航母,并计划将其拆解重建。
然而,事情并不顺利。在一次忙碌的工作夜晚,贺鹏飞突然突发心脏病去世。妻子回忆道:“那天晚上,我听到老贺回来了,他没有叫我,忙着和徐增平讨论事情,想着他累了,就没有叫他起来休息。没想到……”她的话语未完,泪水再次涌出。医生宣布他因心脏病突发去世,全家人悲痛万分,无法接受这一突如其来的打击。
悲痛无比的薛明,再一次失去了最亲的人。作为母亲,她亲眼目睹了丈夫和儿子的离去,痛苦的跪倒在地,哭喊着:“你们怎么狠
发布于:天津市启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